close

在歷經了一長段黑麻麻的無人公路之後

我們終於轉進了民宿前的一條小路

就在這個時候

在車燈的引導之下

我們看到了直直落的片片雪花

"哇!!!下雪了!!!"

因為這突如其來的一場降雪

引發了團員們的驚呼

此時車子突然停了下來

原來是我們的民宿到了

原本還以為可以賞玩一下我們在冰島遇到的第一場雪耶

沒想到我們下車的時候

片片雪花也然而止啦

我們拉著個別的行李進房間

OMG!!!我們分配到的房間竟然已經有人入住了

現在是什麼狀況???

在經過了一陣忙亂之後

我們總算有房間可以入住啦

IMG_1206IMG_1207IMG_1209IMG_1208  

房間大小尚可

2個大行李箱攤開無礙

在短暫休息之後

大家穿上了最保暖的裝備

外套圍巾毛帽手套...樣樣齊全

並帶上各自的相機和腳架

我們準備來去會會歐若拉

不到十分鐘的車程

我們就來到了一處空曠而且完全無光害的地點

下了車之後還要走一小段路

放眼望去黑麻麻的一片

根本看不清楚哪裡有路

DSC09360

幸好今晚是農曆十四月光很強

靠著月娘的指引

我們一步步走向目的地

只是...怎麼越靠近目的地覺得越來越冷啊

我們到底是要去哪裡啊???

ㄟ...我好像有聽到水流的聲音耶

而且聲音還不小內

難道...我們要去看瀑布嗎???

半夜跑來看瀑布是哪招啊???

終於...我們抵達了目的地

月娘偷懶躲進雲層裡面

眼前完全看不到瀑布長什麼樣子

只感覺得到陣陣的水氣迎面襲來

冷得直打哆嗦

Jerry一聲令下

大家開始組裝腳架

雖然我的相機是微單眼相機

但是這麼多年來我都只是把它當傻瓜相機使用

腳架更是從來沒使用過

若不是行前說明會Jerry一直強調要帶腳架和快門線

我還真的是沒有很想要帶這麼重的腳架內

所以這一次為了拍極光我真的是獻出了我的第一次呦

而初試啼聲的我

在麻吉和ㄚㄚ的幫忙之下

總算手忙腳亂地弄好腳架啦

IMG_1229

腳架組裝得還算是有模有樣吧

透過i11的鏡頭

我終於看清楚了瀑布的真實面目喔

真的不得不誇讚一下i11的夜拍模式耶

全黑的環境之下可以拍得這麼清楚

真的是好棒棒呦

IMG_1236

強大的i11夜拍功能

說不定i11也可以拍得到歐若拉喔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現在讓我們瞧瞧架上腳架的相機都拍了啥東東囉 

DSC09366DSC09377

哇!!!有彩虹耶!!!

但是...雲層好像有點厚耶

今天的極光指數好像只有1

加上今晚又是農曆十四

月光太強了

所以今晚似乎不是個看極光的好日子內

大家的熱情逐漸被瀑布的水氣給慢慢澆熄了

半小時過去了

一點點綠色的影子也沒見到

看著一直往這邊飄過來的雲層

Jerry宣布打道回府

一群人像鬥敗的公雞

慢慢地收拾起腳架和相機

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向停車場

回民宿之後

大家各自回房間梳洗

準備洗洗睡了

雖然Jerry叮嚀大家千萬不要睡著了

但是...應該沒有幾個人有在聽吧?!

半夜11點多

就在大家準備睡覺的時候

群組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IMG_8673IMG_8674  

聽到極光出來大家都醒了

於是我們三步併作兩步

也不管身上穿的是睡衣

隨便抓了一件外套穿上

拿起相機和腳架就往外面衝

跌跌撞撞來到民宿旁的農田上

根本搞不清楚底下踩的是啥東東

一心一意只想看極光

抬頭望向相機鏡頭指向的北方

騙人!!!極光在哪裡???根本沒看到那一道綠色的光啊~~~

聽說微弱的極光肉眼是看不到滴

要透過相機的鏡頭才看得到內

系金ㄟ嗎?!

於是我半信半疑地用i11向著北方的天空拍了一張照片

IMG_1248  

真的有極光耶

趕緊將相機裝在腳架上面

皇天不負苦心人

今晚終於開胡啦

接下來就請大家欣賞一下我的極光處女秀吧

DSC09394DSC09397DSC09399

在北方天空飛舞的歐若拉

千變萬化的歐若拉

來到冰島的第二個晚上

我終於遇見了歐若拉

真的是好幸運內

DSC09411DSC09413DSC09414DSC09417DSC09423DSC09426

隨著歐若拉逐漸往右飄

一不小心紅色小屋就入鏡啦

紅配綠就是這麼地速配內

紅色小屋成了今晚的最佳女配角囉

DSC09430DSC09431DSC09438DSC09443  

忽強忽弱,忽左忽右...

這就是令人捉摸不定的歐若拉

以上圖片都沒有經過修圖調色

完全是相機的本色演出啦

我的極光處女秀應該還不賴吧

之前聽說目前的手機只有華為可以拍到極光

出國前剛換i11的我就想來挑戰一下華為囉

至於成果如何嘛

就請看官們自行評斷吧

i11的夜拍模式

IMG_1272IMG_1282  

沒有用任何的APP

只是用i11內建的夜拍模式

把手機用腳架固定

就可以拍出這樣的效果呦

應該尚可吧

今天的極光處女秀我也吸收了很多新知識耶

原來不是所有的極光肉眼都看得到

微弱的極光要透過相機鏡頭才看得到內

基本上滿天星的夜晚看到極光的機率會增加

滿月的日子對於看極光而言比較不利

因為月光太強

所以極光的觀測除了看太陽的臉色

還要看地球的臉色

天氣和雲層覆蓋以及月光明亮程度

都會影響極光的觀測

其實說真的

冰島真的不是個看極光的好地點

雖然冰島整個國家都在極光帶上

但是冰島的天氣變化太大

雲層太厚也是看極光的一大阻力

所以到冰島看極光的旅人們常常敗興而歸

而我們卻非常幸運

第二晚就能看到極光耶

超開心內

聽說看見極光的人可以幸福一輩子呦

 

希望正在看文章的你們

也可以幸福一輩子喔

不論未來的天氣會如何

至少我們今晚看到極光了

槓龜這件事已經遠離我們啦

我們期許

未來的幾天可以看到更美的極光囉

大家今晚應該會帶著滿足的笑進入夢鄉吧

祝大家Have a Sweet Dream

【冰島追光行Day1】終於...要出發了 

【冰島追光行Day 2-1】Nice to meet you,冰島!!! 

【冰島追光行Day 2-2】我在冰島的第一個夜晚打烏龜啦 

【2020桌曆】冰與火ICELAND 

【冰島追光行Day 3-1】Good morning!!!冰島!!! 

============旅============遊============小============百============科============

極光,是一種電漿體現象,主要發生在具有磁場的行星上的高緯度區域,而在地球上的極光帶即是經度上距離地磁極10°至20°,緯度寬約3°至6°的區域。當磁暴發生時,在較低的緯度也會出現極光。

現代物理學對其產生原理有詳細描述,地球上的極光是由於來自磁層太陽風的帶電高能粒子被地磁場導引帶進地球大氣層,並與高層大氣(熱層)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極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現,太陽系內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

極光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的過程。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集中到南北兩極。當他們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80km)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並激發,能量釋放產生的光芒形成圍繞著磁極的大圓圈,即極光。

極光最易出現的時期是春分秋分兩個節氣來臨之前,且春秋兩季出現頻率更甚夏冬。這是因為在春分和秋分兩節氣時地球位置與「磁索」交錯最甚。另外,在太陽黑子多的時候或當太陽週期在日冕大量拋射增加和太陽風強度增強的階段時,極光出現的頻率和亮度也會增加。

北半球觀察到的極光稱北極光,南半球觀察到的極光稱南極光,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一年之中有超過200天的極光現象,因此被稱為「北極光首都」。而冰島由於整個國家都在極光帶上,也是北半球受歡迎的觀測極光地點。南極光與北極光是同時變化的(可視為北極光的鏡像)。在高緯度的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南極洲可以看見南極光。

通常極光出現時,是呈現瀰漫性的發光或"窗簾",大致向東西方向擴展。有些時候,它們形成"靜態弧",其它的"活躍極光"則會不停的變化,不斷的改變形態。每一個簾幕由許多平行的光線組成,每一條光線都內襯著當地的磁場線,暗示極光的形狀受到地球磁場的約制。事實上,衛星顯示電子循著磁場線,朝向地球方向螺旋著移動。

與窗簾相似,但皺摺更為強烈的被稱為"條狀(striations)";當磁場線導引明亮的極光在觀賞著的上方綻放,則可能呈現"冕狀"或發散的輻射狀,這是透視造成的效果。

地球的極光主要有二色是因為在熱成層原子被電子激發,分別發出紅色和綠色光。

的輻射:綠色或褐紅色,具體取決於所吸收的能量。
的輻射:藍色或紫色;如果收回一顆被電離的電子會輻射出藍色;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是紅色。
極光依性質可分為擴散極光和分立極光兩種類型。即使在黑暗的天空中,肉眼可能還是看不見擴散極光散發出瀰漫在天空中的微光和形狀,但它定義出了極光帶的範圍。分立極光是在幾乎看不見的擴散極光中能夠明確看出形狀的部份,肉眼很容易就能看見它們,最亮時的亮度足以在夜晚閱讀書報。但分立極光還是只能在夜空中被看見,因為它的亮度還不足以在陽光下呈現。極光在極光帶中出現時通常是彌漫性的光斑或弧形,且通常是在裸眼可見的程度之下。分立極光通常會顯示出磁場線或像簾幕狀的結構,最常見的是綠色的螢光,並且可以在數秒鐘內發生變化,或是幾個小時光度都不變。

以上內文轉貼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E%81%E5%85%8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yong 的頭像
    chyong

    天秤小女子的吃喝玩樂

    chy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